儿童医院病历书写指南
医院病历书写指南是一套指导医生如何正确、系统地记录和描述儿童病患状况的规范,这套指南通常包括以下要点:1. 病历首页:包含患儿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2. 主诉与现病史:详细记录患儿的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及可能的原因。3. 体格检查:记录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黏膜状况、淋巴结肿大等。4. 辅助检查:列出所有进行的医学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并说明结果的意义。5.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并对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6. 治疗计划:概述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7. 出院小结:总结患儿的治疗过程,包括治疗效果和出院时的健康评估。8. 注意事项:提醒医生注意的特殊事项,如药物过敏史、特殊饮食要求等。遵循这些指南有助于提高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也方便医疗团队之间的信息
亲爱的家长们,您是否在为如何正确记录孩子的病历而感到困惑?我将为您详细讲解如何在儿童医院中正确地书写病历,确保您的孩子得到最专业的医疗服务。
让我们明确一点,病历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的重要依据,它必须准确、清晰,并且符合医院的规定。
病历的基本结构
- 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
- 主诉:描述患者的主要症状或问题。
- 现病史: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包括症状的出现、变化及持续时间。
- 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药物过敏史等。
- 家族史:如果有的话,包括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 体格检查:医生对患者进行的身体检查结果。
- 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实验室检查等。
- 诊断结论: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得出的诊断。
- 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康复训练等。
- 出院小结:总结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以及后续需要注意的事项。
书写技巧
- 简明扼要:尽量用简短的句子表达意思,避免冗长的描述。
- 使用专业术语:如果可能,使用医学术语来提高病历的专业度。
- 注意格式:遵循医院的病历书写规范,保持表格整洁有序。
- 及时更新:每次就诊后,及时更新病历信息,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案例说明
假设小明是一名6岁的男孩,因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入院,他的病历应该如下所示:
基本信息 | 主诉 | 现病史 | 既往史 |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 诊断结论 | 治疗计划 | 出院小结 |
---|---|---|---|---|---|---|---|---|
姓名 | 小明 | 发热、咳嗽、乏力 | 无 | 体温38.5℃,咳嗽有痰 | 血常规、胸部X光 | 急性支气管炎 | 抗生素治疗,休息 | 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
常见问题解答
Q1: 病历应该如何填写? A1: 按照上述的基本结构和技巧进行填写,确保每一项都完整、准确。
Q2: 如果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A2: 可以向医生或护士询问,他们会根据经验给予指导。
Q3: 病历是否需要定期更新? A3: 是的,每次就诊后,都应该及时更新病历信息,以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相信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儿童医院中正确书写病历,希望这些信息
扩展知识阅读:
病历记录的基本要求(口语化讲解) 各位家长和医护人员,今天咱们重点聊聊儿童医院病历怎么写,病历就像孩子的健康档案,写得好能帮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写不好可能耽误治疗,我整理了三个关键点:第一要像侦探一样观察细节,第二要像记者一样客观记录,第三要像老师一样引导家长配合。
举个真实案例:有个3岁孩子反复发烧,家长只写了"发烧三天",但没说什么时候开始,有没有退烧药,有没有皮疹,结果医生查了三天才确诊川崎病,所以咱们要记住"三问原则":
- 什么时候开始(时间轴)
- 有什么变化(症状发展)
- 有什么诱因(感染源/环境因素)
病历结构分解(附表格对比) 病历基本结构分五大部分,我用表格对比常见错误:
病历模块 | 正确写法 | 常见错误 | 示例说明 |
---|---|---|---|
主诉 | "反复咳嗽2周,夜间憋醒3天" | "咳嗽" | 没写时间、没写严重程度 |
现病史 | 按时间顺序记录 | 碎片化描述 | "昨天突然高烧,今天不吃饭"(缺少中间过程) |
体格检查 | 分系统记录 | 只写"一般情况良好" | "前囟平,心肺听诊(-)" |
辅助检查 | 明确检查项目及结果 | 只写"做了检查" | "血常规示白细胞18.5×10^9/L" |
诊断分析 | 根据证据链推断 | 主观臆断 | "可能是肺炎"(需结合检查结果) |
特殊记录技巧(问答形式) Q1:孩子哭闹不配合检查怎么办? A:这时候要记录"检查受限:家长反映患儿因疼痛哭闹,无法完成四肢检查,建议观察后复查",重点说明限制因素,而非忽略记录。
Q2:如何准确描述发育情况? A:用"发育评估表"记录:
- 大运动:能独走1米,但无法上下楼梯
- 精细动作:能握笔但无法穿扣子
- 语言能力:能说3字短句,但理解简单指令
Q3:家长提供的病史可信吗? A:要记录"家长自述:近3天每日发热3次,体温最高39.2℃,已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具体剂量、时间)",同时标注"家属陈述与患儿表现存在差异"。
典型案例解析(真实病例) 患儿:5岁男童,主诉"反复呕吐1周,伴抽搐2次" 现病史记录:
- 8.1起出现喷射状呕吐,每日4-5次
- 3晨起抽搐1次,持续3分钟自行缓解
- 5呕吐物带咖啡渣样物
- 查体:前额挫伤(家属代述3天前摔伤)
-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颞叶挫裂伤(CT号:20230805-CT001)
诊断分析:
- 急性脑炎(依据呕吐、抽搐)
- 颞叶损伤(CT影像证据)
- 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结合检查结果)
家长配合要点(场景化指导)
-
发热记录模板: "2023.8.6 14:00体温38.9℃,已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5ml(间隔6小时) 2023.8.7 09:00体温37.8℃,无退热效果" (注意:药物名称+剂量+时间间隔)
-
异常行为记录: "8.5下午16:00发现患儿独坐,拒绝进食,持续2小时" (重点:行为表现+持续时间)
-
历史追踪表: | 时间 | 症状 | 体温 | 用药 | 处理措施 | |---------|---------|------|---------|----------| | 8.1 | 呕吐 | 37.8 | 布洛芬 | 就医 | | 8.3 | 抽搐 | 39.2 | 对乙酰 | 就医 |
常见错误避坑指南
-
时间表述错误: × "昨天开始发烧" √ "2023.8.5 08:00体温38.5℃(首次记录)"
-
症状描述模糊: × "咳嗽严重" √ "刺激性干咳,夜间觉醒5次,咳痰中带血丝(8.6)"
-
检查记录缺失: × "查体未见异常" √ "心肺听诊(-),腹部平软,右足背肿胀(3×2cm)"
-
用药记录不全: × "给孩子吃了药" √ "2023.8.6 09:00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30mg(遵医嘱),餐后1小时服用"
特殊情况下记录技巧
-
患儿无法表达时: 记录:"家长代诉患儿自述'肚子疼',查体见脐周压痛(+),肠鸣音活跃"
-
多系统症状时: 采用"症状树"记录:
- 主诉:持续腹泻3天
- 分支症状:
- 腹痛(脐周,餐后加重)
- 发热(38.5℃)
- 呕吐(晨起1次)
- 脱水征(眼窝凹陷,尿量减少)
慢性病记录: 使用"三色标注法":
- 红色:急性症状(如突发皮疹)
- 蓝色: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
- 绿色:调整用药(如调整地高辛剂量)
电子病历填写规范(2023最新版)
时间戳要求:
- 每项记录需标注"记录时间",如"2023.8.6 14:30"
术语规范:
- 使用ICD-11编码(如U07.1-新冠)
- 诊断名称用"临床诊断"标注(需CT/MRI等影像支持)
签名规范:
- 医师签名:姓名+执业编号(例:张三,202311001234)
- 家长签字:手写签名+联系方式(例:王某某,1385678)
模拟病历填写训练(实战演练) 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病历记录: 患儿:8月龄女婴,主诉"拒奶3天,口唇发绀2小时" 家长代诉:
- 5晨起拒奶,体温37.2℃
- 6下午发现口唇青紫,自行吸氧10分钟
- 7急诊就诊,查体:呼吸急促(60次/分),三凹征(+),肺部听诊湿啰音 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pH7.28,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