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计叫什么名字?
眼压计,眼科检查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即眼压,眼压计有多种类型,包括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压平式眼压计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眼压计利用不同的原理来测量眼压,如气压、液体压力等。眼压计在眼科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发现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通过定期测量眼压,医生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眼压计是日常监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眼压波动,从而保护视力。
在眼科检查中,眼压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这个压力对于诊断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眼压计到底叫什么名字呢?它有哪些种类?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眼压计的基本知识
眼压计的定义
眼压计,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测量眼压的仪器,眼压是指眼球内部的压力,这个压力对于维持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眼压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
眼压计的种类
根据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眼压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指测法眼压计、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等,指测法眼压计是最常见的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眼压计的命名与特点
命名规则
眼压计的命名通常由其测量原理、使用方式或品牌等因素决定,指测法眼压计因其使用简便、快速而被广泛使用,因此得名“指测法眼压计”,还有一些品牌的眼压计,如海伦、博士伦等,它们的命名也反映了其品牌特色和技术优势。
特点分析
不同类型的眼压计具有不同的特点,指测法眼压计操作简单、快速,适合初步筛查眼压;压陷式眼压计则通过压陷角膜来测量眼压,精度较高;而气动眼压计则利用气压差来测量眼压,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常见眼压计及其应用
指测法眼压计
指测法眼压计是最常见的眼压计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手指触摸角膜来感受眼压的大小,操作时,检查者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放置在患者的眼睑上,轻轻按压角膜中央部位,然后根据感觉判断眼压的高低,这种眼压计适用于初步筛查眼压,尤其对于儿童和配合度不高的患者来说非常实用。
案例说明:
一位老年患者因视力下降前来就诊,医生使用指测法眼压计进行测量,发现其眼压明显升高,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青光眼,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配合度不高,医生建议其定期复查并使用药物控制眼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眼压得到有效控制,视力也有所恢复。
压陷式眼压计
压陷式眼压计是通过压陷角膜来测量眼压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使用一个特制的压陷头,放置在角膜中央部位,然后逐渐施加压力,直到角膜出现凹陷,记录下压陷的深度和时间,即可计算出眼压值,这种眼压计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精确测量眼压。
案例说明:
一位年轻患者因视力模糊伴眼痛就诊,医生使用压陷式眼压计进行测量,发现其眼压明显升高,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急性青光眼,由于患者病情紧急且角膜水肿明显,医生立即给予降眼压药物并建议其住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视力。
气动眼压计
气动眼压计是利用气压差来测量眼压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向眼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通过测量气体压力的变化来推算出眼压值,这种眼压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使用,如重症肌无力患者等。
案例说明:
一位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因视力下降和复视前来就诊,医生使用气动眼压计进行测量,发现其眼压明显偏低,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引起的视力障碍,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眼压较低,医生建议其采用免疫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并恢复了正常生活。
总结与展望
眼压计作为眼科检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命名和种类繁多,不同的眼压计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眼压计将会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对于眼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使用眼压计时,患者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医生则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准确判断眼压值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眼压计是眼科检查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了解其命名、种类及特点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扩展阅读
眼压计是什么?为什么医生总让我测这个?
"医生,我眼睛疼是不是得白内障了?"上周门诊遇到张阿姨,我拿着她的眼压计报告解释:"阿姨您眼压有点高,咱们得先看看这个数值。"眼压计(Intrac ocular Pressure计)就是用来测量眼睛内压力的工具,就像给眼睛做"血压监测"。
1 眼压计的"身份证":名称由来
眼压计的英文名Intrac ocular Pressure计,直译就是"眼内压力计",但不同厂家和类型会有不同叫法:
- 手动式:Goldmann压平眼压计(最经典款)
- 电子式:非接触式眼压计(OCT型)
- 特殊型:动态眼压计(AOM型)
2 眼压的正常范围(附对比表)
测量方式 | 正常范围(mmHg) | 特点 |
---|---|---|
Goldmann压平 | 10-21 | 精准但需专业操作 |
非接触式 | 10-24 | 无痛但可能有误差 |
动态眼压 | 8-24 | 反映实时压力变化 |
(注:不同医院可能略有差异,需以当地标准为准)
眼压计的"变形金刚":7种常见类型大揭秘
1 手动黄金搭档:Goldmann+Schiotz
- Goldmann压平眼压计:医生最爱的"精密仪器",需要手动接触角膜测量,误差<1mmHg,就像给眼睛做"白金检测"。
- Schiotz眼压计:更简化的手动设备,适合基层医院,但误差稍大(±2mmHg)
2 电子界的"快消品":非接触式眼压计
- OCT型:通过红外光扫描测量,适合怕痛人群(如儿童、焦虑症患者)
- PAC型:压平式电子版,操作更便捷
3 动态监测新宠:AOM眼压计
- 可连续记录24小时眼压变化,特别适合青光眼患者(案例见后)
测眼压的"潜规则":这些细节影响结果!
1 测量前必须做这3件事
- 静坐休息:至少20分钟(测血压同理)
- 避免刺激:1小时内勿揉眼、看强光
- 药物调整:使用降眼压药需提前告知医生
2 不同场景的"读数密码"
- 晨间测量:眼压通常最高(青光眼患者需重点监测)
- 餐后测量:血糖升高可能影响眼压(糖尿病患者注意)
- 运动后测量:剧烈运动后眼压可能下降10-15mmHg
(案例:王先生晨间眼压28mmHg,夜间22mmHg,确诊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计的"冷知识":这些误区要避开!
1 常见疑问Q&A
Q:眼压正常就一定没病吗?
A:不一定!糖尿病患者眼压可能偏高但无青光眼症状,健康人也可能突发急性青光眼(眼压急剧升高)
Q:非接触式眼压计准不准?
A:误差约±3mmHg,建议首次检查用Goldmann校准
Q:测眼压会伤眼睛吗?
A:正规操作不会,但若设备消毒不严可能引发感染(发生率<0.001%)
2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儿童:建议用Tear film break-up time(泪膜破裂时间)辅助评估
- 老年人:可能因白内障导致测量值偏高(需结合眼底检查)
- 高度近视:角膜变薄可能影响Goldmann压平测量
真实案例:眼压计如何挽救"失明"患者
1 案例回顾:48小时逆转的悲剧
- 患者:李女士,52岁,主诉"突然看灯有彩虹圈"
- 检查发现:非接触式眼压计测得32mmHg(正常值上限21),房水闪光阳性
- 确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在48小时内升至50mmHg)
- 治疗:立即行前房穿刺+降眼压药物,2小时后眼压降至28mmHg
2 眼压计的"预警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医:
- 突发眼胀+视力模糊(眼压>25mmHg)
- 眼痛如"锥刺"(尤其伴随头痛)
- 看灯光有彩色光晕(房水循环异常)
家庭自测眼压指南(附操作视频链接)
1 非接触式家用眼压计(推荐型号)
型号 | 价格范围 | 特点 | 适用人群 |
---|---|---|---|
Alcon tonopen X3 | 3000-5000元 | 自动校准+蓝牙传输 | 青光眼高危人群 |
Hoya Reito 3000 | 2000-3500元 | 静音设计 | 老年人/儿童 |
2 自测注意事项
- 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建议晨起后1小时)
- 记录3次测量值取平均值
- 发现数值持续>25mmHg需就医
(操作口诀:开机→对准角膜→保持15cm距离→读数→记录)
眼压计的"前世今生":从羽毛笔到AI
1 历史演变时间轴
- 1825年:法国医生Laplace首次提出眼压概念
- 1905年:Goldmann发明压平眼压计(现代眼压计雏形)
- 2000年:非接触式眼压计普及
- 2023年:AI眼压计可预测青光眼风险
2 未来趋势
- 智能隐形眼镜:实时监测眼压(动物实验阶段)
- 可穿戴设备:结合血糖仪监测全身压力
- 3D打印角膜模具:精准适配个性化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