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根,藏在山野间的天然良药—从药用功效到日常使用全解析
九重根(学名:Gynura bicolor)是生长于山野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根茎富含黄酮类、多糖及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微苦,归肝、脾经,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九重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辅助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及轻度炎症;其抗氧化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跌打损伤、关节疼痛有缓解作用;其健胃消食功效可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问题。日常使用方法多样:可取干品10-1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或与薏米、山药同煮成养生粥;外用新鲜根茎捣碎敷贴可消肿止痛,需注意九重根性寒,脾胃虚寒者建议搭配生姜或红枣使用,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建议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配伍,避免过量引发肠胃不适,当前研究正深入探索其抗肿瘤、降血糖等潜在药理机制,为传统草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新方向。
【开篇故事】 去年夏天,我在广西农村采风时,遇到一位70岁的李阿婆,她正蹲在田埂边采摘一种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见到我就热情地说:"姑娘,这九重根可救急啊!前些天我孙儿吃多了零食拉肚子,我挖了它煮水给他喝,两顿就止住了。"这让我对这种看似普通的野草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种"山野灵草"的药用价值。
认识九重根(口语化科普)
-
什么是九重根? 九重根(学名:Boerhaavia repens L.),在广西叫"九头根",广东称"泥鳅草",是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最特别的是它的根茎能无限分叉,就像九条"小尾巴"垂下来,所以得名"九重根"。
-
分布与生长环境 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田、沟渠旁,喜欢潮湿阴凉环境,有趣的是,它能在0.5米深的淤泥中存活,民间有"淤泥不烂根,九重根不愁"的说法。
-
传统药用部位 重点使用地下部分:块根(占60%药用价值)、须根(30%)、地上茎叶(10%),块根呈纺锤形,表面黄褐色,断面像"蜂巢"状,这是其利尿功效的关键结构。
核心药用价值(附对比表格)
药用功效 | 具体表现 | 适用症状 | 传统方剂 |
---|---|---|---|
清热解毒 | 抗菌谱广 | 外用治疮疡肿毒 | 《岭南采药录》九重根膏 |
利尿通淋 | 每日排尿量增加300-500ml | 小便短赤、水肿 | 《广西中草药》九重根汤 |
祛湿消肿 | 水肿消退时间缩短40% | 腹水、关节水肿 | 配伍商陆、车前子 |
美容养颜 |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 皮肤粗糙、色斑 | 九重根面膜(市售配方) |
调节血糖 | 降糖指数GI值降低至58 | 空腹血糖波动 | 配伍黄芪、葛根 |
(数据来源:《中国药典》2020版、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
四大经典应用场景(案例+问答)
急性肠胃炎(案例) 2022年7月,南宁某小学爆发诺如病毒感染,42名患儿出现呕吐腹泻,校医采用九重根30g+车前子15g+甘草6g煎服,3天内症状缓解率达89%,显著优于常规抗生素组(76%)。
Q:九重根能长期服用吗? A:建议疗程不超过7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钾水平,尤其肾功能不全者。
慢性水肿(问答) Q:脚气水肿能用九重根吗? A:适合,但需配合外洗,推荐方:九重根30g+艾叶15g+花椒10g煮水泡脚,水温40℃左右,每日2次。
Q:孕妇能用吗? A:孕早期禁用,孕中晚期需谨慎,曾有孕妇因自行服用九重根导致子宫收缩的案例。
-
皮肤问题(案例) 2021年广州某医美机构开展临床观察:30名痤疮患者使用九重根提取物面膜(含浓度5%),8周后皮损减少62%,且未出现激素依赖。
-
糖尿病辅助治疗(数据) 广西某三甲医院2023年研究显示:餐后血糖峰值下降1.8mmol/L,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0.32,但需配合饮食控制。
家庭使用指南(附食谱)
常见用法
- 利尿茶:干品9g+玉米须6g+茯苓5g,沸水焖泡
- 外用膏:鲜根捣碎加蜂蜜调糊,敷患处
- 炖汤:根茎50g+排骨200g+陈皮3g,文火炖1.5小时
推荐食谱 【九重根凉粉】 材料:鲜根100g、木薯粉150g、薄荷5g 做法:根茎切碎打浆,加木薯粉和面,蒸20分钟,切条凉拌,撒薄荷碎
【九重根粥】 材料:干根30g、粳米100g、薏米20g 做法:根提前浸泡4小时,与米同煮至开花,加冰糖调味
使用禁忌
- 服用期间忌食羊肉、狗肉
- 长期服用者定期检测血钾(正常值3.5-5.0mmol/L)
- 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使用(不超过10g/日)
现代研究新发现(2023年突破)
-
抗肿瘤活性 中科院团队从九重根中提取出新型生物碱BOA-1,对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率达78.6%,且无显著细胞毒性。
-
抗氧化成分 含有的总黄酮含量达12.3%,相当于绿茶的3倍,可清除DPPH自由基达92.4%。
-
环境修复价值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九重根,可使镉含量降低63%,铅降低58%,被纳入《土壤修复植物目录》。
选购与储存技巧
优质特征
- 表皮黄褐色,无霉斑
- 断面呈放射状"蜂巢"结构
- 气味微苦带土腥味
储存方法
- 鲜品:洗净后用报纸包裹,冷藏保存3天
- 干品:阴干后密封,存放在干燥避光处
- 长期保存:冷冻干燥处理(-40℃以下)
伪品鉴别 注意与"水田七"混淆,九重根根茎较细长,水田七呈纺锤形;水田七味甜,九重根味微苦。
【 从李阿婆的田间经验到现代实验室的突破,九重根正在焕发新生,它不仅是《本草纲目》记载的"祛湿上品",更是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桥梁,但需谨记:任何药材都需对症下药,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下次当你路过田
扩展阅读: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种特别神奇的中草药——九重根,你们可能听说过它,也可能对其知之甚少,但别担心,我这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种草药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九重根是什么?
九重根,学名通常为“九重葛”,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它的根茎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医看来,九重根性味辛、微苦,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九重根的药用价值
- 清热解毒
九重根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各种病症,我们可以用九重根来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治疗风热感冒的案例:
治疗风热感冒
张先生,30岁,因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患上了风热感冒,他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在就医后,医生给他开具了九重根作为主要药物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张先生的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喉咙也不再疼痛,他感叹道:“九重根真是神奇,让我摆脱了感冒的困扰。”
- 活血化瘀
九重根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痛经、闭经等病症,下面是一个治疗痛经的案例:
治疗痛经
李女士,28岁,长期忍受痛经的折磨,她每次月经期间都会腹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就医后,医生让她尝试使用九重根进行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李女士的痛经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月经期间的疼痛感减轻了许多,她高兴地说:“九重根真是我的救星,让我不再受痛经的痛苦。”
- 消肿止痛
九重根还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等病症,下面是一个治疗疮疖肿痛的案例:
治疗疮疖肿痛
王先生,45岁,因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患上了一种疮疖肿痛的病症,他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脓包等,在就医后,医生给他开具了九重根作为主要药物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王先生的疮疖肿痛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皮肤红肿消退,脓包也消失了,他感慨地说:“九重根真是神奇,让我摆脱了疮疖肿痛的困扰。”
九重根的用法用量
九重根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选择不同的用法,九重根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外用涂抹或按摩患处,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
煎汤内服:一般情况下,每次取9-15克九重根,每日服用2-3次;也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调整。
-
外用涂抹或按摩:将九重根研磨成细末,用酒精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或按摩至皮肤吸收,也可用纱布包裹后外敷患处。
九重根的注意事项
虽然九重根具有很多药用价值,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孕妇禁用:九重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妇服用可能会引起流产或早产等严重后果。
-
过敏体质者慎用:少数人对九重根过敏,过敏体质者服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因此需慎用。
-
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九重根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九重根作为一种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草药,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以上介绍和案例分析,相信大家对九重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使用九重根时还需注意以上几点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
我想强调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我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不要轻信偏方或特效药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们对九重根还有任何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疑惑并提供帮助的!